发布日期:2023-05-15 浏览次数:370
对于很多生活在农村的朋友来说,对于桐油一定不陌生。这种随处可见的油漆,常常被用来涂刷家具、门窗,以达到保护作用。其实,桐油的用途非常广泛,也是军工领域必不可缺的机器保养剂。凭借着干燥快、附着力强以及耐热、耐酸、耐碱、防腐防锈导电的特性,桐油在战争时期成为最紧俏的军需物资。特别是在抗战期间,中国就依靠桐油换取大量军备物资。
从历史传承来看,我国早在隋唐时期就开始大规模使用桐油了。当然,在封建王朝时代,火器还没有全面兴起,因此桐油主要的用途还是在燃料和涂料领域。从桐油资源分布来说,我国云南、广西、四川等地都有体量很大的种植规模。自清朝开始,随着海外市场需求增大,国内桐油种植面积也不断提升,进而成为一种非常重要的国际商品,为我国带来可观的国际贸易收入。数据显示,在一战之前,桐油在我国出口贸易榜单中就高居第7位。而到了二战期间,交战各国对于桐油的需求量进一步激增,桐油的出口量也水涨船高,稳居当时中国出口商品总值前三甲商品行列。
特别是在抗日战争爆发之后,战争初期日军推进速度极快,并且占据了我国大片国土。在丧失了众多税源地之后,我国在抗战资金、物资储备方面捉襟见肘,不得不求助于盟国。由于当时欧洲战场同样战火纷飞,英法以及苏联都无力援助中国,美国成为唯一的外援对象。由于战争初期美国隔岸观火,并不愿意直接以军事援助的方式触怒日本,因此我国在寻求援助方面选择了国际贸易方式。
时任财政委员会主任委员陈光甫临危受命,负责与驻美大使胡适共同和美国政府代表进行借款谈判。要知道,当时的我们一穷二白,就连最关键的海关税都由欧美列强掌控,想要从美国那里获得借款,就不得不采用担保物资抵押的方式。当时大发战争财的美国特别提出要中国以桐油作为担保。最终,经过一系列谈判,中美达成了数额高达2500万美元的 “桐油借款”。按照条约内容,中国在5年内以22万吨桐油作为偿还款。
要知道,在上世纪三、四十年代,2500万美元的购买力相当惊人,相当于每70吨桐油就能换取一架战斗机,而中国的桐油资源十分丰富,因此根本不会带来沉重的借债负担。尽管说,这次中美“桐油借款”中也包含了一些强制性条款,比如贷款只能用作购运美国农产品及工业品。不过,这样一笔巨额资金,对于1939年处于抗战最艰难时期的中国来说,无疑是雪中送炭、意义非凡。有了这次合作经历之后,中美两国此后又于1939年和1940年先后两次达成贷款协议,中国从美国那里得到了总额高达4500万美元的贷款,为抗战的最终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。
值得一提的是,尽管抗战中前期大片国土沦为日战区,但桐油的重要产区西南地区依然没有丢失,这也保证了这种重要战略物资的持续供应。在和美国达成借贷协议之后,我们采取统购统销的方式集中管理。除了大量换取抗战资金和物资之外,桐油在抗战期间还承担着能源供应的使命。要知道,当时国内众多资源短缺,汽油、柴油和煤油更是无法得到有效补充。聪明的国人开动脑筋,将桐油进一步提炼,生产出了大量的替代能源产品。据悉,每3000吨桐油,就能提炼出2000多吨替代汽油、煤油和柴油。这些替代能源,有力地支持了战场和后方,在抗战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。